竞争对手SEO分析
--- 竞争对手SEO分析:SeoWG实战记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用SeoWG这个网站分析平台做竞争对手SEO分析的。之前总觉得竞争对手排名比我好,但又摸不着头脑,用了SeoWG之后,感觉思路清晰了不少。 首先,我选择了三个跟我博客内容比较接近的网站作为竞争对手。第一个是A网站(假设域名为a.com),第二个是B网站(b.com),第三个是C网站(c.com)。这三个网站都是做SE...
            ---
竞争对手SEO分析:SeoWG实战记录
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用SeoWG这个网站分析平台做竞争对手SEO分析的。之前总觉得竞争对手排名比我好,但又摸不着头脑,用了SeoWG之后,感觉思路清晰了不少。
首先,我选择了三个跟我博客内容比较接近的网站作为竞争对手。第一个是A网站(假设域名为a.com),第二个是B网站(b.com),第三个是C网站(c.com)。这三个网站都是做SEO教程的,而且在Google搜索结果中排名一直比我靠前。
我先用SeoWG的“关键词挖掘”功能,输入了我网站的核心关键词“SEO教程”。系统显示了大量的相关关键词,包括“SEO入门教程”、“SEO优化技巧”、“网站排名提升”等等。然后,我把这些关键词复制到SeoWG的“竞争对手分析”工具里,分别对A、B、C三个网站进行了分析。
SeoWG的竞争对手分析功能,真不是盖的。输入a.com之后,大概过了10秒左右,它就生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。报告显示,a.com的共有568个关键词排名在前100名,其中12个关键词排名在前3名。报告中还列出了a.com排名前10的关键词,包括“SEO优化”、“搜索引擎优化”、“网站推广”等等。报告还显示了a.com的反向链接数量,链接质量,以及页面速度等等数据。我发现a.com的反向链接数量居然有800多个,而且大部分都是高质量的链接,这可能就是它排名比我好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接着,我对b.com和c.com也做了同样的分析。b.com的关键词数量和排名都比a.com要低一些,但是它的页面速度非常快,移动端页面加载时间只有1.8秒,而我的网站移动端页面加载时间是3.2秒。c.com的关键词数量最多,但是它的反向链接质量比较差,有很多垃圾链接。
通过这次竞争对手分析,我发现自己网站存在以下几个问题:
• 关键词覆盖面不够广:竞争对手覆盖的关键词种类更多,我应该拓展更多相关关键词。
• 反向链接数量和质量不足:竞争对手拥有更多高质量的反向链接,我需要加强外链建设。
• 移动端页面速度较慢:我的网站移动端页面加载时间较长,需要优化页面速度。
• 内容质量有待提高:竞争对手网站上的内容更加深入和全面,我需要提升内容质量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我制定了以下优化方案:
• 使用SeoWG的关键词挖掘工具,拓展更多相关关键词,并将其融入到我的文章中。
• 积极寻找高质量的反向链接,可以通过投稿、友情链接等方式增加外链。
• 使用SeoWG的网站测速工具,找出页面加载速度慢的原因,并进行优化,比如压缩图片、使用CDN等等。
• 加强内容创作,提供更深入和全面的SEO教程,满足用户的需求。
我尝试用SeoWG的“页面速度测试”功能,测试了我博客首页的加载速度。测试环境是北京联通的50M光纤,使用的浏览器是Chrome 115。测试结果显示,页面加载总耗时为3.8秒,TTFB(首字节时间)为650ms,LCP(最大内容渲染)为2.5秒。这个速度确实有点慢,尤其是TTFB,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器配置。
我还用SeoWG的“移动端模拟”功能,模拟了在iPhone X上的页面加载效果。结果显示,页面在3G网络下的加载时间超过了5秒,体验非常差。我决定启用CDN加速,并且优化图片大小,减少HTTP请求。
一周后,我再次使用SeoWG的页面速度测试工具进行测试。结果显示,页面加载总耗时降到了2.2秒,TTFB降到了380ms,LCP降到了1.8秒。移动端页面加载速度也明显提升,在3G网络下加载时间缩短到了3秒左右。
在使用SeoWG的过程中,我还发现它的“网站诊断”功能非常实用。我输入我的网站域名后,系统自动检测了网站的SEO问题,包括:
• 标题标签是否规范
• 描述标签是否完善
• H1标签是否合理
• 图片是否添加ALT属性
• 网站是否使用HTTPS协议
• 网站是否设置了Robots.txt文件
• 网站是否存在死链
系统还给出了详细的优化建议,我按照这些建议逐一进行了修改。
总结一下,SeoWG这个网站分析平台,确实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竞争对手的SEO策略,找到了自己网站的不足之处,并制定了相应的优化方案。而且它的测试结果也都很真实,每次测试的数据都略有不同,说明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工具,而是真正地在模拟用户访问网站的过程。 我会在后续的SEO工作中继续使用SeoWG,不断优化我的网站,争取早日超过竞争对手。 整个分析过程大约花费了3个小时, 包括数据收集,测试,和制定优化方案。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