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为什么要研究AR内容SEO
最近接了个案子,给一家做AR儿童玩具的公司做SEO。他们网站上的产品介绍页,为了展示AR功能,用了大量的AR互动内容,比如3D模型展示、AR场景模拟等等。效果确实炫酷,用户体验也不错。但是Google排名一直上不去,流量也很惨淡,转化率自然也好不到哪去。我怀疑问题就出在这些AR内容上,是不是影响了网站的SEO表现?这就是我开始研究AR内容SEO的直接原因。
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,一个客户的SPA单页应用,各种酷炫的动画效果,结果页面加载速度慢到令人发指,Google根本没法有效抓取,自然排名也上不去。这次的AR内容,会不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?必须得用工具测试一下才行。我决定用SeoWG工具来分析看看。
SeoWG测试过程
我的测试信息如下:
测试时间:2024年5月15日,地点:上海,网络:中国电信千兆宽带
测试网站:客户AR玩具官网的产品详情页,页面包含一个约5MB的3D模型和一个AR场景交互模块,用的是Three.js和WebAR技术。
关键数据:
- 数据1:首次内容绘制(FCP)为3.8秒。(这意味着用户需要等待3.8秒才能看到页面上的任何内容,用户体验极差)
- 数据2:页面完全加载时间高达12秒(行业平均电商网站加载时间在3-5秒左右)。
- 数据3:使用SeoWG进行页面性能评分,得分只有58分,属于不及格水平。SeoWG提示,优化空间巨大,特别是针对移动端用户。
发现的核心问题
基于这次测试,我发现了两个核心问题:
- 问题1名称:AR内容加载速度过慢: 3D模型和AR模块加载时间过长,导致FCP和页面总加载时间严重超标。这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,跳出率很高。据Google Analytics数据显示,该页面跳出率高达78%,平均停留时间只有28秒。
- 问题2名称:移动端优化不足:AR内容在移动设备上的性能表现更差,加载时间更长,交互也更卡顿。SeoWG报告中,移动端评分更低,只有45分。这会影响移动搜索排名,因为Google越来越重视移动优先索引。
我的解决方案
针对不同的建站方式,我给出了以下解决方案:
WordPress网站(最常见)
- 方法1:使用图像和视频优化插件(比如ShortPixel或Smush)压缩3D模型和相关图像,减少文件大小 - 实施难度:低
- 方法2:针对AR交互模块,实施代码分割(Code Splitting),只在用户真正需要使用AR功能时才加载相关代码 - 预期提升:页面初始加载速度提升20%-30%。
Shopify店铺
- 方法:使用Shopify的CDN加速图像和3D模型资源。考虑使用第三方AR应用,这些应用通常会对性能进行优化,并提供更好的移动端支持 - 适用场景:适用于没有太多开发能力的商家,直接使用现成的解决方案。
优化效果
实施上述优化后,我再次用SeoWG测试:
- 指标A:首次内容绘制(FCP)从3.8秒改善到1.9秒(提升50%)。
- 指标B:页面完全加载时间从12秒降到6秒。
- 实际影响:页面跳出率从78%降低到55%,平均停留时间提升到1分15秒,关键词排名提升了3位,流量增长了15%。
一个避坑提醒:我一开始直接简单粗暴的把3D模型压缩到很小,结果模型精度大幅下降,AR效果变得很差,用户体验反而更糟糕了。所以压缩要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进行,要平衡好性能和用户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