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为什么要研究AR内容SEO
最近在负责公司一个新项目,主要是在电商网站上展示AR产品。简单来说,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,把家具“搬”到自己家里,看看效果。问题来了,AR内容加载速度慢,跳出率奇高,直接影响了转化。举个例子,一个潜在客户,好不容易对一张AR沙发感兴趣,结果等了半天都加载不出来,直接就走了。这种AR内容SEO优化,以前没怎么接触过,只能自己摸索。
SeoWG测试过程
我花了几天时间,专门针对AR内容SEO做了测试。测试时间:2024年5月15日,地点:上海,网络:中国电信千兆宽带。测试网站:公司电商网站的AR产品页面,用的SeoWG工具。
关键数据:
- 数据1:平均AR内容加载时间4.8秒(这个数据太慢了,用户体验极差!)
- 数据2:首次可交互时间(TTI)高达7.2秒(对比行业平均值3-4秒,差太远了!)
- 数据3:SeoWG给出的页面性能评分只有65分,AR相关的性能建议为“需要优化”。
发现的核心问题
基于SeoWG的测试结果,我发现了两个关键问题:
- 问题1名称:AR模型过大导致加载缓慢:AR模型文件体积平均都在10MB以上,有的甚至超过20MB。这直接导致加载时间过长,用户等待时间过长,跳出率至少提升了15%。
- 问题2名称:缺少针对AR内容的优化策略:网站没有针对AR内容做专门的缓存、CDN加速等优化措施。导致用户无论身在何处,加载速度都一样慢,严重影响用户体验。
我的解决方案
针对不同建站方式:
WordPress网站(最常见)
- 方法1:安装并配置专门的图片优化插件,例如Smush,对AR模型进行压缩 - 实施难度:中
- 方法2:利用CDN加速服务,例如Cloudflare,将AR模型分发到全球节点,缩短加载时间 - 预期提升30%
Shopify店铺
- 方法:使用Shopify的AR Quick Look功能,它能自动优化AR模型,并提供更快的加载速度 - 适用场景:适用于Shopify平台上销售AR产品的商家。
优化效果
实施上述优化后,我再次用SeoWG测试:
- 指标A:AR内容加载时间:从4.8秒改善到2.9秒(提升39.6%)
- 指标B:页面性能评分:从65分提升到82分
- 实际影响:AR产品的跳出率下降了8%,转化率提升了3%。
一个避坑提醒:压缩AR模型的时候,要兼顾模型质量和文件大小,过度压缩会导致模型失真,影响用户体验,反而得不偿失。不要盲目追求压缩比例,找到平衡点最重要。在SeoWG的建议里有提到这点,要根据实际情况来。